当代教育与艺术
  • ISSN:3079-9031(Print) 3080-151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516.25.08.047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许家伟

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俄罗斯联邦圣彼得堡市191186

摘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扎根于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社会主义文明,近年来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目前,学界围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形成背景、价值内涵等方面展开扎实详细的论述,已初具规模。现有研究在宏观分析的基础上逐渐细化,初步构建起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的基本范式。为了更深入地探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者应当拓展视野,深入剖析已有研究的实践成果,强化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同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范式,通过“他者”视角的比较研究,丰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究视域。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 -06-03(001).

[2]姚中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定位:基于辩证的现代文明发展观[J].江西社会科学,2024,44(05):12-23.

[3]刘文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观及其当代实践——兼论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是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J].社会主义研究,2024(03):49-57.

[4]李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意蕴[J].宁夏社会科学,2024(01):12-20.

[5]韩振峰,耿茂城.文明开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意蕴[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04):15-25.

[6]孟献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出场逻辑与世界意义[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41(01):33-43.

[7]嵇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辨析、演进规律及世界意义[J/OL].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05):45-55[2024-10-23].

[8]刘建军,郑娓娜.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意义[J].思想战线,2024,50(02):1-7.

[9]吕伟松.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话语体系建构与全球传播[J].云南社会科学,2024(02):149-159.

[10]任帅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文明新结构为基础的文明新形态[J].理论与评论,2024(02):76-85.

[11]张起铭,任者春.习近平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的国际系统层次分析[J].周易研究,2024,(02):5-16.

[12]沈悦,金圣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全球传播与国际认同建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1(02):5-17.

上一篇:现代箜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

下一篇: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