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野草》自诞生以来,便吸引了大量学者对它的解读。《野草》是鲁迅对于生命存在的独特体验,也是鲁迅对他所接受思想的一种回应。鲁迅作为爱罗先珂童话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了它的的语言、情节、词句等因素影响。本文通过影响研究的方法,对鲁迅《野草》与爱罗先珂的童话文本的关联性入手,通过对比体验不同文本之间的异同,感受鲁迅的心境变化,体察鲁迅《野草》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充分体现鲁迅创作和翻译之间的互动。
关键词:《野草》;爱罗先珂;童话;关联性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徐梵澄.《古典重温徐梵澄随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26.
[3]孙郁.《鲁迅书影录》[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4:99.
[4]鲁迅.鲁迅译文全集(第三卷)[M].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6-8.
[5]谢应光,蒋琴.《野草》与爱罗先珂童话的互文关系[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1(01):118-130.
[6]孙尧天.自然童话中的动物与人——论鲁迅对爱罗先珂的翻译、接受及其精神交往[J].中国比较文学,2021,(04):14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