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摘要: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并逐步向人文社科研究各领域渗透这般形势之下应运而生的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给传统艺术史研究方法带来的变革极为深刻。围绕它的核心特征,本文展开对其在艺术史研究中具体影响的探讨,这涉及到研究资料获取方式的改变、研究工具的革新、研究视角的拓展以及研究传播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并且针对它所带来的种种挑战,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目的在于为艺术史研究在数字时代的转型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与有效的实践指导。
关键词:数字人文;艺术史;研究方法;数字技术;学术创新
参考文献
[1]周宪.数字艺术史的当下召唤[J].美术大观,2021(12):107-109.
[2]郑川.人工智能时代数字人文方法的革命性运用[J].艺术传播研究,2024(3):37-48.
[3]夏翠娟.数字人文的理论沿革和范式转向:从"人文研究的数字方法"到"后数字时代的人文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4(5):83-101.
[4]李斌.数字人文影响下的艺术史研究——数字艺术史的争议与创新[J].中国美学研究,2023(1):159-172.
[5]李斌,文彩婷.数字技术下的艺术史书写:数字艺术史的创新与挑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2):144-155.
[6]李斌.数字人文与数字艺术史:理论,论争及启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123-132.
[7]聂槃.数字化技术的新发展正逐渐改变艺术史研究的范式——专访朱青生,张彬彬[J].美术观察,2021(4):8-11.
[8]约翰娜·德鲁克,夏夕.存在一个"数字"艺术史吗?[J].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2019(1):17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