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与艺术
  • ISSN:3079-9031(Print) 3080-1516 (Online)
  • DOI:DOI:10.64216/3080-1516.25.06.042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青年画家视域下工笔人物画“工而不匠”的技法转型   路径探索
蔡葳蕤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海淀,100081

摘要:工笔人物画有着精微的线描、细腻的设色,它在中国绘画史上长期占有一席之地,但当代工笔人物画由于学院化训练与市场导向的影响,渐渐暴露出技法程式化、审美表面化以及文化内涵弱化等问题,本文从“工而不匠”这个角度入手,阐释其内涵,提出技法精微需与审美意趣和文化精神相融合,不能陷入机械重复和工艺化的倾向。在此基础上,文章从青年画家的创作实际出发,探究技法转型的主要途径,传统技法的个性化重塑、跨媒介语言的加入、“减法”美学的运用以及题材的当代化拓宽。研究觉得,青年画家的革新意识和文化担当,是促使工笔人物画冲破匠气窘境,实现技艺生动化和精神现代化的关键力量。

关键词:工而不匠;工笔人物画技法转型;东方美学

参考文献

[1]何彦萍.中西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研究[J].名家名作,2025,(18):94-96.

[2]孙志龙.新工笔人物画造型空间关系创新及其在创作实践中的应用[J].美术文献,2025,(06):86-88.

[3]刘译泽.传统绘画元素在当代工笔画中的装饰性美学——以新疆当代工笔人物画为例[J].美与时代(中),2025,(03):102-104.

[4]张玉,房钰栋.当代工笔人物画构图发展与研究[J].新美域,2025,(03):1-3.

[5]王品岩.探析肌理技法在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J].美与时代(中),2023,(04):63-65.

[6]韩颖.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设计技法和情感表达[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3(06):112-114.

[7]蒋喆.工而不匠清而不媚——何婉薇的花鸟世界[J].美术观察,2023,(01):118-119.

[8]黄曦.当代工笔人物画肌理制作新技法探析[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03):86-89.

[9]刘瑛.从工笔画技法中领悟传统绘画艺术精髓——评《中国工笔人物画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20,(05):129.

[10]杨庆.工笔人物画女性面部设色技法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3):111.

上一篇:户外建构游戏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策略探究——以银川市Z幼儿园为例

下一篇:浅谈跨界融合语境下舞蹈创作——以环境舞蹈《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