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践与研究
  • ISSN:3105-0425 (Print) 3104-9656 (Online)
  • DOI:10.64216/3104-9656.25.01.009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

结肠镜检查风险因素评估表在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姚聪 李海滨 陆月芳 陈蓉 马丽萍

嘉兴市王店人民医院浙江嘉兴314011

摘要:目的:探索结肠镜检查风险因素评估表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及质量,对该方法的应用优势进行针对性发挥,为围手术期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及指引。方法:以我院在2024年11月——2025年7月收治的结肠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的例数为300例。观察组患者300例,患者年龄在18——9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23±4.12)岁;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占比为153:147;对照组患者300例,患者年龄在21——87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1.41±4.08)岁;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比例为157:143。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来看,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对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时,前者运用结肠检查风险因素评估表,对照组则采取一般方法评估,之后对比评估效果。结果:通过采取结肠镜检查风险因素评估表应用,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准备完善率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肠镜暂停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风险因素评估表在围手术期的应用,能够对患者的情况做好针对性把握,推进结肠镜检查工作得到顺利地开展,降低肠镜暂停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结肠镜检查服务。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风险评估表;围手术期;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文红,王莉慧,黄心梅,赖嘉微,殷青霞,刘赛君,江小密.糖尿病患者结肠镜检查低血糖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4,29(12):1405-1407+1413.

[2]胡萍,宋冬梅.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与高频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J].医疗装备,2022,35(21):108-111.

[3]李晓燕,贾春岭.老年住院结肠镜检查者肠道准备不良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4,44(05):52-54.

[4]王宝芹,丁晓娟,陶生,朱清,陆洁,秦娟.基于回授法的视频宣教在肠息肉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4,31(05):163-167.

[5]曾健峰,项立.结肠镜退镜时间研究现状及新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4,29(01):86-90.

[6]陶磊,朱晓蕾.高危腺瘤切除一年后复发腺瘤性息肉以及结直肠癌的风险因素分析[J].空军军医大学学报,2023,44(11):1103-1108.

[7]任颖.无痛结肠镜下行结肠息肉电切术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效果[J].中华养生保健,2023,41(05):165-167.

上一篇: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