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导刊
  • ISSN:3079-9007(Print) 3080-1486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86.25.11.074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民族主义:守护文化根脉,迈向文明互鉴

彭舒怡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在故宫斑驳的红墙下,身着汉服的少女与穿藏袍的青年并肩走过,手机里播放着《中国国家地理》的边疆纪录片;在新疆国际大巴扎的喧闹中,维吾尔族商贩用流利的普通话向游客介绍智能翻译器上的多语种功能——这些看似矛盾的场景,恰是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复杂面相的生动注脚。这个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意识形态,在21世纪的中国呈现出独特的演进轨迹:它既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又是抵御文化霸权的思想盾牌;既要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文明定力,又需在文明互鉴中实现创新发展。

关键词:民族主义;文化根脉;文化互鉴

参考文献

[1]中华民族:从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论述展开[J]. 郝时远.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01)

[2]郝时远.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0(06):1-10.

上一篇:新疆奶酪开拓疆外市场的战略路径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高职院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