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西安,710100;
摘要:本文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为研究对象,探讨方言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互动机制。作为中国猕猴桃之乡和秦岭太白山所在地,眉县面临着方言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双重任务。研究发现,方言保护与乡村振兴存在协同发展效应,方言既是地方文化的载体,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特色资源。文章分析了眉县方言保护的现状、挑战及机遇,并提出通过数字化保护、教育传承、文旅融合等多元路径,推动方言保护与乡村振兴形成良性互动格局。该研究不仅为语言资源保护领域提供了理论层面的借鉴,也为乡村发展实践提供了可遵循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陕西方言;语言保护;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眉县
参考文献
[1]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汤峪镇.抓住特色和机遇高品质建设秦岭山水小镇[J].小城镇建设,2016,(11):17-19.
[2]留存方言记忆传承地域文化[J].陕西档案,2016,(06):10-12.
[3]张继焦,吴玥.近年我国对乡村振兴与文化遗产关系的研究综述[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1(03):56-61.
[4]黄沙.陕西省方志中的方言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5]贺瑾.鉴往知来:用档案视角讲述非遗的“秦声秦韵”[J].中国档案,2022,(05):47.
[6]孙立新.眉县方言的语法特点[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02):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