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太湖学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本文聚焦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科研诚信体系建设,指出高校科研诚信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意义重大,但当前存在治理主体多元却责任模糊、制度供给滞后且碎片化、技术双刃效应放大风险、文化认知功利化等困境。为此,文章从技术治理、制度创新、教育文化三方面探索创新路径,旨在构建适配新质生产力的科研诚信生态,为科技创新筑牢根基。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高校科研诚信;治理路径
参考文献
[1]刘瑛,白一辰.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与具体进路—基于社会信用治理视角分析[J].社会治理,2024(06),110-120.
[2]王聪、和鸿鹏.我国政策环境中的科研诚信概念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2017(04):390-395.
[3]周治,胡艺凡,施宜欣.高校科研诚信的整体性治理[J]. 江苏高教,2021(10):61-65.
[4]王飞.科研诚信专员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3,45(10):12-18
上一篇: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探索
下一篇:地方政府债务审计风险防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