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吉林,132011;
2 中国电建集团吉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22;
3 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31;
4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针对零碳园区“供给波动-需求异质”的双重矛盾,构建“总量耦合-时空分布-质量互补”三维统计模型,量化解析光伏/风电出力与负荷的时空错配。提出“供给侧装机优化、需求侧聚类响应、储能动态调度”协同策略,实现可再生能源消纳率≥85%,单位能耗碳排放降至0.25吨/吨标煤,为零碳园区能源系统设计提供数据驱动的优化框架。
关键词:零碳园区;能源平衡;多维度统计建模;供需协同
参考文献
[1]木其坚,田智宇.零碳园区能源系统多能互补优化路径[J].中国能源,2025,47(6):15-21.
[2]王侃,张杰.零碳园区需求响应的用户聚类方法[J].电力需求侧管理,2024,26(4):32-38.
[3]联盛新能源.零碳园区源网荷储协同白皮书(2025)[R].上海:联盛新能源,2025.
[4]林卫斌,王志轩.零碳园区电能质量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3,43(18):6658-6667.
[5]张军涛,蒋庆哲.零碳园区碳足迹核算与交易机制[J].生态经济,2022,38(11):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