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学刊
  • ISSN:3079-9015(Print) 3080-1494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94.25.09.067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监狱警察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干预措施——a监狱为例

牟紫嫣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省保定市,071000;

摘要:监狱人民警察(以下简称“狱警”)作为维护监狱秩序、矫正服刑人员的关键职业群体,长期面临高压、封闭的工作环境与复杂的角色要求,职业倦怠问题日益凸显,不仅损害其身心健康与工作效能,更对监狱安全稳定及社会治安水平产生潜在影响。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与低职业成就感,现有研究多围绕其消极层面展开,且缺乏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系统探究与实证分析。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核心导向,整合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与实验法,首先梳理国内外狱警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明确职业倦怠的内涵及评估指标;其次,通过对300名狱警的实证调查,分析职业倦怠的现状特征,并从组织与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剖析其形成机制;最后,基于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征、积极社会环境三大研究维度,构建针对性的狱警职业倦怠心理干预模式,提出环境优化与个人潜能开发相结合的干预措施。研究旨在丰富积极心理学在特定职业群体中的应用,深化职业倦怠形成机制的理论认知,同时为缓解狱警职业倦怠、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推动监狱管理改革提供科学可行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监狱人民警察;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邹长华,刘晓林.监狱警察职业倦怠和社会支持人格特点关系的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0,12(01) :30-34.

[2]安娜.监狱警察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9.

[3]邓龙刚.监狱警察工作压力、心理韧性与职业倦怠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4]崔优.C监狱警察职业倦怠问题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23.

[5]方钊.PERMA模式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在海军某部军人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23.

上一篇:常见装配式绿色建材的环保性能对比分析

下一篇:装配式绿色建筑的后期运维节能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