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学刊
  • ISSN:3079-9015(Print) 3080-1494 (Online)
  • DOI:10.64216/3080-1494.25.05.048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论《实践论》《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

刘利萍

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自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以来,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便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创作于1937年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夯实了理论基础、清除了思想障碍、丰富了发展方式,同时也为后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了借鉴,由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实践论》;《矛盾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参考文献

[1]列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13页。

[2]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82-298页。

[3]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9-340页。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9页。

[5]许全兴:《<实践论>和<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2期第22-35页。  

[6]陶富源:《<实践论><矛盾论>的深远指导意义》,《江淮论坛》2018年第3期,第57-62页。

[7]陈和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视域下的<实践论><矛盾论>》,《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年第9期,第89-95页。

[8]李维武:《 毛泽东“实践论”的中国性格》,《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第18-30页。

[9]雍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论<实践论><矛盾论>的深远意义》,《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0年第1期,第69-73页。

[10]雍涛:《<实践论>、<矛盾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哲学研究》2007年第7期,第3-10 页。

[11]刘华初:《从<实践论>与<矛盾论>看我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 4期,第32-38页。

[12]邱守娟:《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斗争历程的哲学总结——纪念<实践论>、<矛盾论>发表60周年》,《党的文献》1997年第5期,第37-40页。

[13]李维武:《毛泽东“实践论”的中国性格》,《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第18-30页。

[14]高九江,韩琳:《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论<实践论><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前沿》2013年第3期,第51-53页 

上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实现与性能分析

下一篇: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更新中的“空间再生”价值研究